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文件资料
通知公告
报刊选读
读者作品
少儿窗口
基层动态
视频新闻
 
联系我们

单位名称:祁门县图书馆
通信地址:安徽省祁门县新十字路口旁 文化活动中心一楼
联系电话:0559-4512460

用户在接受本馆借阅、免费浏览下载等服务时,即被认为接受版权要求。

我馆在丰富网络及纸质资源时如有侵权行为时,请版权所有者及时与我馆工作人员联系。

热爱阅读,尊重版权!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群书治要》:晏子直言劝诫齐景公要重礼义的故事
添加时间: 2018-12-14 11:01:46 来源:余莉开讲群书治要 作者: 点击数:629

*节选自《群书治要360》讲记第二十六集*

齐景公对晏子非常地礼敬,对他的话虽然有时候不怎么爱听,但是几乎都是言听计从,而晏子更是竭力尽死,来劝谏教导景公。

譬如说,景公很嗜好饮酒,有一次竟连饮数日,酒酣之时,喝得高兴了,他竟然脱下了衣服、摘下了帽子,亲自敲击着瓦缶奏乐,还问身边的各位近臣:「仁德之人也喜欢以此为乐吗?」结果他身边的一位愚臣,叫梁丘据,就回答说:「仁德之人的耳朵、眼睛也和别人一样,他们为何就偏偏不喜好以此为乐呢?」一听到这话,景公就派人驾车去请晏子,希望和晏子同乐。

结果晏子就身穿朝服而来。晏子他非常地懂礼,一听君主召唤,他马上穿着朝服来拜见。景公说:「我今天很高兴,愿与先生共同饮酒作乐,请你免去君臣之礼。」晏子怎么回答呢?晏子说:「假如群臣都想免去礼节来事奉您,我怕君主您就不愿意了。现在齐国的孩童,凡是身高中等以上的人,力气都超过您,也超过我,然而却不敢作乱,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惧怕礼义!君主假如不讲礼义,就无法役使下属;下属如果不讲礼义,也无法事奉君主。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有礼义。我听说,君主如果不是因为礼义,就无法正常地治理国家;大夫如果不讲礼义,底下的官吏就会不恭不敬;父子之间如果没有礼义,家庭就有灾殃。所以《诗经》上说:『人如果不遵守礼义,为什么不赶快去死?』可见礼义不可免除。」

景公听了之后就说:「我自己不够聪敏,又没有好的近臣,加之他们迷惑、引诱我,以至于如此,请处死他们。」你看,这个瞋心又生起来了,而且没有做到反求诸己。晏子就说:「身边的近臣没有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矣。」如果君主不讲礼义,那么讲究礼义的人便会悄然离去,不讲礼义的人就会纷至沓来;君主如果讲究礼义,那么上行而下效,讲究礼义的人就会纷至沓来,不讲礼义的人便会悄然离去。

景公听了之后就说道:「先生说得好!」他不仅仅赞叹,而且立刻就付诸行动,马上让人换了衣冠,令下人洒扫庭除,更换坐席,然后重新请晏子。晏子进入宫门,君臣之间,他们经过三次谦让,才登上台阶,采用的是「三献之礼」。随即,晏子再行拜别之礼,准备离去。景公以礼拜别之后,立刻命令下人撤掉酒宴,停止音乐,并且对身边的臣子说:「我这么做是为了显扬晏子的教诲。」所以你看,景公他也能知道好赖,知道晏子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他,是为了让他能把国君做好,把国家治理好,一心一意是为他着想。所以晏子对景公的教诲,可以说是不失时机,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给以谆谆教诲。

还有一次景公外出游览。向北仰望,看到了齐国的都城,他就感叹说:「唉!假如自古以来没有死亡,该如何?」晏子说:「以前,天地将人的死亡看成是好事,为什么?因为仁德之人可以休息了,不仁德的人也可以终于藏伏了。假如自古以来都没有死亡,那么丁公、太公将永远享有齐国,桓公、襄公、文公、武公都将辅助他,而君主您也只能是戴着斗笠,穿着布衣,手持大锄小锄蹲行、劳作于田野之中,哪里还有工夫忧虑死亡?」景公听了之后就很不高兴。

结果没过多久,梁丘据,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位愚臣,乘驾着六马大车从远处赶来。景公一看就说:「梁丘据是跟我很和谐的人!」晏子说:「他和您只是气味相投。所谓的和,用口味来做比方,君主如果尝出甜味,臣子就应该尝出其中的酸味;君主觉得味淡,臣子就应该尝出其中的咸味。而梁丘据呢?君主说是甜味,他就说是甜味,这称为气味相投,怎么能称得上和谐呢?」又拂了景公的面子,景公又不高兴了。

又过了一会儿,景公向西望去,突然看见了彗星,于是便召见伯常骞,要他祈祷让彗星隐去。晏子说:「不可,这是上苍在教诲人们,用以警诫人不恭敬的行为。现在您如果能够修文德、纳谏言,即使不祈祷彗星隐去,它也会自行消失。而现在您却好酒贪杯、连日作乐,不整改朝政,却纵容小人、亲近谗佞、喜欢倡优,这样下去,何止只有彗星,孛星也将会出现了!」就是更不好的征兆都会出现了,景公一听就更不高兴了。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晏子就过世了。景公走出门外,背靠着照壁而立,叹息说:「昔者从夫子而游,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孰责寡人哉?」晏子过世之后,齐景公还常常思念晏子的教诲,就说了这句话,说以前先生伴我出游,曾经一日三次责备我,现在还有谁来责备我呢?

从这个故事之中我们也看到:爱之深,则责之切。晏子感恩景公的信任,不希望看到景公犯错误,所以总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劝导他。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正體

齊景公對晏子非常地禮敬,對他的話雖然有時候不怎麼愛聽,但是幾乎都是言聽計從,而晏子更是竭力盡死,來勸諫教導景公。

譬如說,景公很嗜好飲酒,有一次竟連飲數日,酒酣之時,喝得高興了,他竟然脫下了衣服、摘下了帽子,親自敲擊著瓦缶奏樂,還問身邊的各位近臣:「仁德之人也喜歡以此為樂嗎?」結果他身邊的一位愚臣,叫梁丘據,就回答說:「仁德之人的耳朵、眼睛也和別人一樣,他們為何就偏偏不喜好以此為樂呢?」一聽到這話,景公就派人駕車去請晏子,希望和晏子同樂。

結果晏子就身穿朝服而來。晏子他非常地懂禮,一聽君主召喚,他馬上穿著朝服來拜見。景公說:「我今天很高興,願與先生共同飲酒作樂,請你免去君臣之禮。」晏子怎麼回答呢?晏子說:「假如群臣都想免去禮節來事奉您,我怕君主您就不願意了。現在齊國的孩童,凡是身高中等以上的人,力氣都超過您,也超過我,然而卻不敢作亂,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懼怕禮義!君主假如不講禮義,就無法役使下屬;下屬如果不講禮義,也無法事奉君主。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就是因為有禮義。我聽說,君主如果不是因為禮義,就無法正常地治理國家;大夫如果不講禮義,底下的官吏就會不恭不敬;父子之間如果沒有禮義,家庭就有災殃。所以《詩經》上說:『人如果不遵守禮義,為什麼不趕快去死?』可見禮義不可免除。」

景公聽了之後就說:「我自己不夠聰敏,又沒有好的近臣,加之他們迷惑、引誘我,以至於如此,請處死他們。」你看,這個瞋心又生起來了,而且沒有做到反求諸己。晏子就說:「身邊的近臣沒有罪。君若無禮,則好禮者去,無禮者至;君若好禮,則有禮者至,無禮者去矣。」如果君主不講禮義,那麼講究禮義的人便會悄然離去,不講禮義的人就會紛至沓來;君主如果講究禮義,那麼上行而下效,講究禮義的人就會紛至沓來,不講禮義的人便會悄然離去。

 
友情链接: 祁门县文广新局 | 祁门人网 | 祁门县政府网 | 全国各地报纸当日电子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省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版权所有:祁门县图书馆 | Copyright@201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皖公网安备 34102402000143号 皖ICP备12009782号-1
关闭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关闭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阿帕比电子图书(共享工程版)
共享工程企业版
共享工程社区版
共享工程农村版
共享工程少年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