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文件资料
通知公告
报刊选读
读者作品
少儿窗口
基层动态
视频新闻
 
联系我们

单位名称:祁门县图书馆
通信地址:安徽省祁门县新十字路口旁 文化活动中心一楼
联系电话:0559-4512460

用户在接受本馆借阅、免费浏览下载等服务时,即被认为接受版权要求。

我馆在丰富网络及纸质资源时如有侵权行为时,请版权所有者及时与我馆工作人员联系。

热爱阅读,尊重版权!



 
 
 

报刊选读

返回首页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添加时间: 2015-12-26 15:01:12 来源:腾讯网(本站工作人员查琪搜集整理) 作者: 点击数:1106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腾讯文化林淑蓉2015-12-24 07:23
1061

[摘要]国军主动挑起淞沪会战并非单纯军事考虑,而是整体政治形势推动之结果。

腾讯文化 林淑蓉 发自台北

德国军事档案馆收存了19世纪的军事档案,其中包括跟中国相关的重要档案。比如1937—1938年德国在华军事顾问团的活动记录、驻华军事顾问团长法肯豪森撰写的“中国国情报告”,以及抗战中后期德军事当局对中国战场的研究等等。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惠民于今年6月造访德国军事档案馆,阅读并扫描了一部分关于淞沪会战、鄂西会战的相关史料,其认为,国军主动挑起淞沪会战并非单纯军事考虑,而是整体政治形势推动之结果,而淞沪会战虽然惨烈,但其在某种程度上团结了地方实力派,巩固了蒋介石地位,并很快争取到了苏联的援助,其意义不可小觑。1943年鄂西之战,陈诚将部队集中在石门一带,是至关重要的决定。

淞沪会战日本被打得措手不及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

腾讯文化:在淞沪会战的材料里,德国军事顾问团认为,日军在淞沪战役中缺乏明确的计划?但据日本史料,日军对占领上海、江浙一带是制定过明确的战略设想的。

周惠民:因为日本人根本没有想到中国会主动发起淞沪战争。在日本的作战计划当中,淞沪战役的时间点不是这个点,所以它临时抽调了军团,把华北部队拉过来打。近代史学界一直在讨论,淞沪战役当中日本人换了几次主帅,日本人换主帅的重要原因是什么?那就是,这场战争的的确确把日本人打得措手不及。

如果日本人先把华北的问题解决了,再来打上海,那中国就是坐以待毙了。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时间点如果踩准了,战争的节奏是中国来控制。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八·一三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叫做“虹桥机场事件”:日军去刺探中国的各种军事设备,后来被打死了。这个事件严重性俨然超过了一个多月以前的七七事变,但中方随便找个理由就搪塞过去了。日本人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扩大战事,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当敌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好时机。所以,德国的这份资料是从这个面向来分析的。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希特勒

1938年德国军事顾问团被希特勒召回去的时候,蒋介石很担心,因为我们的江防,防务防备都是德国人帮我们设计的,德国人又是跟日本沆瀣一气,万一他们把所有的军事资料泄露出去怎么办?也就是说在1937年的时候,国民政府的战略设计其实都已经非常清楚地针对日本登陆这件事情。

腾讯文化:国军为何要主动挑起淞沪战争?在上海打仗其实最利于日本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但对中国是不利的。德国军事顾问团与蒋介石的想法是否一致?

周惠民:我们必须了解: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之后,华北已经开始打起来了。如果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战略设计应该采取由北而南,长驱直入。但是,我们的战略设计并不希望这样。我们中国是台阶地形,有三个台阶:第一台阶是华北,到了湖北(西边)是第二台阶,再到青藏高原是第三个台阶,东边低西边高,从东边往西边打,这就是所谓的仰攻,这对日本而言是不利的。如果由北而南长驱直入的话,那是非常容易打的,中国历史上都是这样往下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战略设计就是希望把日军的动线改变过来,把由北而南的纵向,改成由东而西的仰攻。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淞沪会战中德械装备的国军精锐

但是,改变战争动线须要几个重要的先决条件,一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军队,当时中国总共只有8个师和日军的水平相当,这8个师就是用德式武器、德式的教官、德式的训练。但是这8个师不是战斗师,是教导师,他们受完训以后要去训练别的部队,德国军事顾问认为必须要训练到六七十个师,甚至到一百个师以上,中国才能够去作战。

其次,最好是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但是,当时中国海军很差,有些还是用当年李鸿章买的海军军舰,而且根本没有空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德国人不认为中国有能力去扭转战线。

所以德国军事顾问团从军事的角度认为,淞沪战役是不对的时间点。的的确确,蒋介石在七七事变以后,也一直考虑:“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晚两年作战?”如果再晚两年作战的话,中国的准备应该会更好一些。但是没有办法,当时西安事变之后,整个全国的政治气氛是必须要抗日。

所以,发动淞沪战役不是单一的军事问题,是整个战局,以及国内政治气氛使然,中国在那个时候发动战争是必要的。

德国军事顾问团认为蒋介石的军事能力欠缺

腾讯文化:从新材料中可看到,德国军事顾问团对淞沪会战的军事部署评价不高,认为蒋介石的指挥体系很混乱,但在当时,这是否也是蒋不得已而为之?

周惠民:当时蒋介石要把87师、88师这两个最精锐的部队投进战场,德国军事顾问当然反对。他们花那们长的时间,好不容训练出这两支比较像样的军队,一旦进到战场去,肯定是全部被消灭了。但是蒋介石说:我只有这条路,别无他途。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张发奎

因为当时中国并不统一,蒋不能让别的军团去打,87师、88师按兵不动,那谁会愿意上战场呢?所以蒋介石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安排到第一线,地方各省部队才愿意进来。张发奎原来是广东地方部队,跟蒋对立过,蒋不敢把重要的位置让张发奎去做(当然后来,张发奎表现得非常好,他守住翼侧,对日本造成很大的创伤)。当时蒋介石唯一相信的就是陈诚的部队,因为陈诚一直是跟着蒋走的。顾祝同还好一点,蒋介石对张发奎真的没有把握。

腾讯文化:德军事顾问团认为蒋介石没有军队统御的才能,德国史料中提到的“有几次需要独立决定的重要军事行动,他没有表现出相关能力”,能否详细指出是哪几次?

周惠民:这个我没有办法说,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要特别提到一件事情,当时中国的军官都是边打边学。蒋介石是在日本士官学校就读过,并没有大军团统一作战概念。在抗战期间,多数军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顶多只学习到连作战(战术包括单兵作战、排作战、连作战)。所以当面对大军团作战的时候,蒋介石的指挥调度能力是有问题的。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抗战中的蒋介石

德国人看清楚了这一点,就告诉蒋:你不会军事领导,军事还是交给别人吧。可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军事统御人才,所以他们一开始对中国的战争形势很悲观。一直到了1943年,他们才突然觉得中国人其实很厉害的。因为从1937年一直打到了1943年,该学会的东西都学会了。

并非战争爆发,日本就成世界公敌

腾讯文化:所以淞沪一役,国军付出的代价可谓惨烈,但最后是否也并没能如期望那样,引起英法等西方国对日军行为的干涉?

周惠民:其实是有的。中日打仗的时候,西方一直在观察。日本从台湾、琉球、朝鲜半岛一直打到中国东北,然后计划往南打,这都让英美感到非常大的威胁。

日本人原来的军事物资不足,必须要从美国进口各种废铁来炼钢,英国人和美国人开始严密监视,甚至禁运。美国禁运之后,让日本人觉得必须另外谋求钢铁材料的来源,所以他们开始加速南进计划,到1941年这件事情更加严重了,日本就发动珍珠港事变。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淞沪会战中的日军

所以淞沪战役有没有效果?当然有效果,但不是说战争一爆发,日本就变成全世界的公敌。其实在1936年,日本跟德国,跟意大利签的《反共产国际协定》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警示,日本跟这些国家已经开始结盟了。蒋介石一直在跟国际宣称防御日本,到了1942年左右各种力量就开始合流了。

另一方面,淞沪战争打了以后,全中国都知道日本就是中国的敌人,很多地方的武力就开始共赴国难,巩固了蒋介石的领导地位。

另外,等到了中日战争一爆发,日本的战略是3个月打完,赶快把军队调到西伯利亚去跟希特勒会师。俄国人很担心日德会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日军拖在中国战场里面。它提供给中国各种各样的军事援助,一方面是派军事顾问拿物资来,一方面跟中共合作。所以战争爆发以后,我们不要只把眼光放到英国和美国,俄国也来了。

为何蒋介石请的军事顾问团是德国人

腾讯文化:德国的一份报告显示,抗战时期中国武器一共来自于十一个国家,其中包括德、日、苏、美、英等,其中德国向中国出售了反坦克炮、防空高射炮,信号弹等大量装备,为何是德国同时向中国输出军事顾问团和装备,而不是其他国家?

周惠民:军事顾问其实是跟卖装备的军火商结合的。中国在1860年要跟德国买大炮,李鸿章说,我不会操作大炮怎么办?德国军火商说没有关系,我找人教你使用大炮。所以中国最早在中国的一批军事顾问,就是军火商找来的。

1930年代德国因为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不能够输出武器,中国跟他买武器,德国又不能不赚这笔钱,所以他就在别的国家成立了一个公司,利用这些分公司的名义,实际上许多号称是英、美的武器还是德国造的。

但中国不是只买武器,还要买军事技术,所以军火商就要想办法游说军事高层。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只能够保有10万名的地面部队,所以很多具备军事技能的军官面临被裁员,所以德国军火商就把他们介绍到中国来。中国最多的时候大概有100多个军事顾问。这些顾问一个月领五百多大洋,当时一个教授才领两百多,所以雇用军事顾问是非常贵的。

最高层的就是德国军事总顾问叫做赛克特,这个人原来当过德国的国防部长,军事地位非常高,他那个时候年纪不小了,又再婚,娶了一个年轻太太,因为缺钱被迫来中国,蒋介石给他很多钱。

鄂西会战陈诚的建议至关重要

腾讯文化:德国认为在1943年的鄂西会战中,是中日开战以来日军最大失败,为什么?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鄂西会战中的运输队

周惠民:对。德国军事顾问团认为日本的装备很先进,理论上应该很快就速战速决。但他们发现,日军原来在湖南打仗的时候碰到的都是地方军队,日军势如破竹。可是,等打到了陈诚部队驻守的湖北鄂西山区,他们的機械化工具或重武器在山地不能发挥功能。一回到最原始作战形态的时候,日本人就没有办法了。

鄂西战役开始时,陈诚就判定日军会在石门集结--这点非常重要。长江防线这么长,中国兵力是分散的,日本集中去打一个点的时候他是占优势的。

当时,陈诚把军队集中在石门,就等你日军来。陈诚算对了,所以日军才被整个中国军队牵制住。这就是一种军事训练。当时国军将领各说各话,提出一大堆的意见,只有陈诚说会到石门去,后来证明这是正确的。

所以鄂西之战后蒋介石高兴得不得了。第一中国可以打败日本,第二让美国人知道中国可以打败日本。鄂西大捷之后,美国立刻就给300架飞机。打完了以后蒋介石很开心地从成都那边到了湖北、鄂西去视察,还带了蒋纬国一起去。我们看到陈诚的资料里面有一张相片,就是蒋介石、蒋纬国跟陈诚一家人合照的照片。

腾讯文化:您一直非常肯定陈诚的作战能力,但他其实也没有经过完整的现代化的战术训练。

周惠民:国军挑起淞沪会战是必要的

陈诚

周惠民:是的,陈诚原想到日本去念军校,最后到了保定军校去,念到一半就开始打仗,最后勉强完成训练。但他对战事相关资料的搜集很用功。一·二八事件之后,陈诚就带着军官及德国军事顾问一起把战场全部都看过了,日本是怎么打的,都做成了报告。等到八·一三的时候,他去比对一·二八事件日军运动的方向跟八一三可能运作的方向。后来陈诚家属把他的资料统统整理出来,对外公布。这些资料当中,陈诚对于一·二八战役研究的报告,是非常好的教材。所以德国军事顾问才说陈诚是接受了现代军事理论的。这些也是跟德国军事顾问长期相处学习而来的。

另外一个例子,1939年德国军事顾问编了一套书,里面涉及淞沪战役的很多作战地图,都是根据陈诚做的。关于江阴要塞,我们从陈诚的档案里发现,他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和研究是非常完整的。这符合现代作战的观念。

腾讯文化:目前您手头正在做的是什么方面的事情?

周惠民:我接下来在做《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它比日记完整多了,蒋介石每天让秘书整理一天的所有电文、碰到谁,处理了哪些事统统记录下来。我们现在正在跟国史馆合作把它重新打字出版,做成数据库,方便查找。

像《蒋介石日记》原来一直放在斯坦福大学,之后大陆的社科院近史所有一个地下版本,很多研究员去抄,但问题是,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抄的也不一样;其次很多有抄错的,所以现在又出了一个叫爱国华侨版的《蒋介石日记》,这个要比社科院那个版本清楚,也正确得多。但我们现在利用新技术,让研究者在查资料方面就省事很多。

本文系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腾讯思享会微信ThinkerBig,分享思想之美。

 
友情链接: 祁门县文广新局 | 祁门人网 | 祁门县政府网 | 全国各地报纸当日电子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省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版权所有:祁门县图书馆 | Copyright@201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皖公网安备 34102402000143号 皖ICP备12009782号-1
关闭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关闭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阿帕比电子图书(共享工程版)
共享工程企业版
共享工程社区版
共享工程农村版
共享工程少年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