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文件资料
通知公告
报刊选读
读者作品
少儿窗口
基层动态
视频新闻
 
联系我们

单位名称:祁门县图书馆
通信地址:安徽省祁门县新十字路口旁 文化活动中心一楼
联系电话:0559-4512460

用户在接受本馆借阅、免费浏览下载等服务时,即被认为接受版权要求。

我馆在丰富网络及纸质资源时如有侵权行为时,请版权所有者及时与我馆工作人员联系。

热爱阅读,尊重版权!



 
 
 

少儿窗口

返回首页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添加时间: 2015-5-8 16:52:57 来源:腾讯网(本站工作人员查琪搜集整理) 作者: 点击数:1232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腾讯文化孙玫2015-05-07 08:20
1650

[摘要]二战结束后,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成了禁书,一禁就是70年。如今,这本书有望解禁。而这几年来,围绕此书的注评、发行,德国社会一直争议不断。腾讯文化为此专访德国著名历史学家穆勒。

腾讯文化 孙玫 发自德国柏林

在德国慕尼黑现代史研究所的资料室,一个不起眼的灰色柜子靠墙而立。它被称为“毒药柜子”,专门存放禁忌读物。打开金属柜门,一本硬壳红皮书静静地躺在里面,书的封面用灰白色字体写着:“我的奋斗 作者:希特勒”。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二战结束后,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成了禁书,一禁就是70年。没有一家德国出版社印刷和传播它。但是从2016年1月1日起,此书有望解禁——1945年,希特勒饮弹自杀;根据德国版权法,版权保护将在作者死后70年失效。可以预见,这本被称作“拥有不祥力量”的书,可能活跃在各类畅销书单上。是否应该放任它在德国出版、如何尽量降低它的危害性,几年来一直是德国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

今年年初,《我的奋斗》目前的版权所有方——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发表声明称,将动用一切手段,阻止版权过期后该书任何形式的出版发行。“这是为了表达对二战遇难者的愧疚。”巴伐利亚州司法部长鲍沃·斯巴克说。

但如果无法全面阻止,怎么应对?很多研究学者认为,在版权解禁的同时,出版一个注释过的版本,也许是降低其危害性的有效手段。为此,慕尼黑现代史研究所在2009年获巴伐利亚州政府授权,成立了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制作《我的奋斗》学术评注版——慕尼黑现代史研究所是德国二战后第一个研究希特勒的学术机构,也是对纳粹制度的系统研究最为深入的学术机构。

《我的奋斗》原本分上、下两册,分别在1925、1926年出版。1928年,纳粹的官方出版社开始发行《我的奋斗》合订本。这本被奉为纳粹《圣经》的合订本,被故意做得和《圣经》一般大小,售价10帝国马克。每售出一本书,希特勒本人将获得售价10%的版税。到1932年,该书发行了近30万册。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1925、1926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上下册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我的奋斗》1930年合订本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此书发行量随之激增,仅1933年一年就卖出108万册。从1936年开始,全德国的市政厅开始将《我的奋斗》合订本作为结婚礼物,送给每一位来登记的新婚夫妇。同年,该书被列为教材,成为学生的必读物。截至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此书的总发行量约1200万册。据不完全统计,《我的奋斗》带给希特勒约7600万帝国马克(约合4000万欧元)的收入。在希特勒自杀后,它的版权被划归巴伐利亚州政府。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霍斯特·穆勒 拍摄:孙玫

2015年4月30日,二战头号战犯希特勒饮弹自杀70年当天,腾讯文化采访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慕尼黑现代史研究所前所长霍斯特·穆勒教授。他是《我的奋斗》学术评注版制作项目的发起人和主要策划人,也是著名的希特勒和抵抗运动研究专家。

以下为腾讯文化与霍斯特·穆勒的对话:

《我的奋斗》曾多次遭非法出版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1931年1月31日,弗兰茨·伊尔出版社为《我的奋斗》在纳粹党报《人民观察报》上登的广告

腾讯文化:《我的奋斗》版权将于今年年底到期。它的版权为什么归巴伐利亚州政府?

穆勒:版权的归属是由原作者最后登记的居住地来决定的。希特勒最后登记的居住地以及纳粹政权的官方出版社——弗兰茨·伊尔出版社均位于慕尼黑,因此,二战之后,《我的奋斗》一书的版权和发行权就属于巴伐利亚州政府所有,直到现在。从1945年10月开始,巴伐利亚州政府决定在德国禁止该书出版。而版权解禁,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印刷、散布此书。

腾讯文化: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任何国家和出版社出版此书都是侵权?

穆勒:是的,唯一的例外是美国——早在1930年,它就被卖给一位美国出版商。

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三十几个国家的语言,侵权行为数不胜数。巴伐利亚州政府几乎每几个月就会收到举报。在瑞士,在土耳其,对此书的廉价印刷、大规模散布屡禁不止。甚至在犹太人的聚集地——以色列,类似的侵权行为都时有发生。但是出于对大屠杀幸存者的愧疚心理,巴伐利亚州政府并没有追究过其法律责任。

2009年,波兰一家出版社曾被巴伐利亚州政府告上法庭,诉讼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侵权者被处以3个月监禁并罚款。在克罗地亚也发生过类似的诉讼,但是根据当地的版权法,版权保护期只有50年,最后经过磋商,双方决定互相让步,当地出版社停止继续发行,版权方口头警告了事。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埃及开罗一家书店陈列的《我的奋斗》

即便在德国,《我的奋斗》一书也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在每个科研机构的研究所、很多历史研究专业的图书馆都可以看到原本,互联网上也可以下载。其来源根本不可追究。(作者注:在中国,《我的奋斗》只供研究者研究使用,普通民众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和借阅。)

腾讯文化:为什么不能用现有的德国法律,限制该书在德国的出版发行?

穆勒:德国宪法确实禁止和纳粹有关的一切事物的传播,否则将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两种情况例外——出于政治教育目的、出于历史研究需要。因此,在版权到期后,出版发行《我的奋斗》就有了法律空子可钻:只需在出版前言中注明有此类需要,即可逃脱责任。

腾讯文化:遇到这种情况,目前的版权所有方——巴伐利亚州政府怎样应对?

穆勒:从2009年开始,巴伐利亚州政府出资,责成慕尼黑现代史研究所着手制作该书的学术评注版,希望能够通过对原文大量的修订、补充说明和对纳粹思想的解读,降低原著对民众的煽动性及危害。

腾讯文化:在这之前,《我的奋斗》修订过吗?

穆勒:如此大规模地对《我的奋斗》进行注释和修订,在整个德国尚属首次。

腾讯文化:此前你们做过类似工作吗?

穆勒:我们做过很多这样的工作:1991年至2000年,研究所出版过一套13本的《希特勒的演讲、书信及文件(1925-1933)》,之后我们还发行过一套29本《约瑟夫·戈培尔日记》学术评注版。因此,修订和注释跟纳粹历史有关的文献,对我们并不陌生。

希特勒因《我的奋斗》被删减与出版社打官司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德国兰茨贝格的一处监狱。在监狱里,希特勒口述完成了《我的奋斗》上册,负责记录的鲁道夫·赫斯日后成为其副手

腾讯文化:请详细介绍一下评注版本对原文进行的处理。

穆勒:全书的修订大约有3500处,其中大部分修订是针对语法错误,以及针对很多语焉不详、逻辑混乱的描写。另外,我们将希特勒书中某些明显带有煽动色彩的部分分段,逐一标明他这些思想的由来,描述它们在具体实施中的后果,以及其背后惨痛的历史教训。

比如说,希特勒在书中有关于“群众心理学”的论述,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医生古斯塔夫·勒庞提出。《我的奋斗》法语版发行时,曾有记者问希特勒是否读过勒庞的书,希特勒拒不承认,声称从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我们在修订中写进了这一点。我们在注释的时候,还将他在书中的论述,和1933年之后纳粹党对这一理论的贯彻做了对比,以此展现希特勒如何利用民众心理,一步一步树立形象,实现极权统治的历程。

对纳粹词汇、纳粹概念的研究,也是修订工作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们比较了《我的奋斗》1925/1926年的初版分订本(上下册)与1933年第6版合订本的区别,发现两个版本之间的改动多达2294处。此后直到1945年4月《我的奋斗》的最终版本,对这本书的改动没有停过。

我们发现,除了修辞上的润色和一些小的结构调整,有很多改动是为了配合新纳粹词汇的出现及政治需要。例如,《我的奋斗》里,曾经用“Fanastisch”(狂热的、偏执的)形容犹太人,以此描述俄罗斯犹太人“曾经犯下的罪行”。在这本书第820次再版的1943年,正是纳粹决定对犹太人实施大规模虐杀政策的那一年,于是,对犹太人的形容词“Fanastisch”被换成“Satanisch”(撒旦的、恶魔般的)——在当时,“Fanatismus”(狂热、盲目信仰)是对纳粹分子最高级别的赞美,而“Satanisch”则可以为即将实行的大屠杀提供富有宗教色彩的合理性。

我们参考了很多国家的翻译版本,发现在翻译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对原文有过不同程度的篡改、删减,或者出于特殊政治目的而添加内容。这一部分我们也会加注。

比如,法国在1933年出版了法语版《我的奋斗》。当时法国还处于比较安全的局势中,因此发行本删减了很多希特勒针对法国的敌对思想和言论,希特勒为此还和法国的出版商打了近一年的官司。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我的奋斗》1934年法语版

在美国,1930年代初期,同时有一真一假两个版本的《我的奋斗》在发行,纳粹出版社调查发现,即使是号称官方翻译的那本,也有近一半内容被删减。所有参与两个版本销售的出版社,在1930年底同时被希特勒起诉。在亚洲,日本对此书的引入也比较早。因为怕书里的“亚人种”理论引起公愤,这一部分也被删掉了。(作者注:《我的奋斗》最早的中文译本出现在1934年,由上海黎明书局发行。)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1930年代初,希特勒在私人通讯录上给自己列的头衔是“作家”。他的作品即《我的奋斗》

腾讯文化:中国的网络上一度流传这样的故事:《我的奋斗》中称,希特勒在维也纳求学时被一对亚洲夫妇收留、资助,这对夫妇很有可能是中国人。《我的奋斗》原文有这样的记载吗?

穆勒:据我所知没有。希特勒在维也纳期间确实有过经济问题,后来他靠画插图、画明信片攒学费,没有接受过“国际援助”的记载。

腾讯文化:《我的奋斗》学术评注版的发行,有什么样的意义?

穆特:意义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我的奋斗》是很重要的研究资料。它填补了二战研究史上很大的一块空白。从二战后,关于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由来一直都有争议。1980年代之前的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大屠杀和对犹太人的灭绝政策是希特勒计划好的目标,直到1941年他实现了绝对的中央集权,才开始推行。但是,随着对这本书研究的深入,以及对戈培尔、希姆莱、格林等人与希特勒的很多书信及文件的参考,我们发现,他的这一政策其实是伴随着战争的发展而缓慢形成并逐步升级的。这一研究对二战大屠杀历史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2015年2月的奥斯维辛营区 拍摄:王晟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奥斯维辛集中营犹太死难者的鞋子 拍摄:王晟

第二,我们希望通过学术评注版的发行,降低新纳粹分子利用此书煽动普通民众、危害青少年思想的危险。这本书的定价会比较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阻止新纳粹分子将之作为教义大规模散播。我们也将寻求与外国出版社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争取让学术评注版全面代替原版发行。

按原本的计划,学术评注版应该在版权解禁前一年发行,从而在原始版本发行前争取足够的时间,消解民众对希特勒的好奇。但是这一计划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最新的消息是,学术评注版将于版权保护解除后与原版同步发行。

腾讯文化:评注行为在德国国内是否引起过争议?

穆勒:争议不断。2014年夏天在柏林的世界犹太人大会上,前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主席就坚决反对这本书任何形式的出版,包括学术评注版。

同时,巴伐利亚州政府本身的意见也在摇摆不定。其实我从2007年开始就多次向政府申请此项目,但是后者怕给德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多次拒绝。直到版权的解禁日期越来越近,研究所才终于在2009年拿到了研究许可。

研究进行到2013年,情势突然急转直下:巴伐利亚州司法部长访问以色列,和当地的犹太人大屠杀遇难者联盟主席举行会谈。随后,他的态度开始变得很强硬,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阻止这本书的出版,并不惜动用法律手段。巴伐利亚州的法律顾问团也开始介入,据说是在为新的相关法律条文做准备。同年,州政府的资助也开始逐步撤回。研究所曾为此事和他们进行过多次磋商,最后达成共识:学术评注版可以继续制作,但是完成后要对其内容进行政治审查。这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2015年3月,有希特勒签名的首版《我的奋斗》出现在美国拍卖市场。它是希特勒送给纳粹高层菲利普·波尔的圣诞礼物

此书仍然存在很大毒性

腾讯文化:你多次提到纳粹文化对思想的渗透。通过一本书、几句口号,真的能将一个普通人变成纳粹分子吗?

穆勒:纳粹政权执政不过短短12年,这样短的时间,其实根本不可能完成一种思想的完全渗透。更何况从1939年底二战爆发,纳粹政府对自己思想和理念的传播、对普通民众的教化,已经彻底失去了兴趣,将重心转移到即将到来的全面战争上。

归根结底,书和口号都不是要达到一个教育的目的,相反,通过这些文字,纳粹是在试图树立一个所谓“好的德国人”的典范:后者应该具有希特勒所描述的所有应有的“德意志美德”,例如荣誉感、献身精神。纳粹以这种方式去刺激、唤醒民众追求荣誉感的幻想和热情。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1939年底死于“闪电战”的大批德国将领均来自希特勒青年团。纳粹政府把侵略战争美化成“自卫反击”,将他们的死渲染成为保护祖国而献身,呼吁更多年轻人“拯救流着血的祖国”,为“帝国的荣誉”而战。在这种刺激下,很多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青少年瞬间被热血冲昏头脑。他们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在年长的团员带领下,打砸犹太人商店,称犹太人是“寄生虫”(《我的奋斗》里就这么称呼犹太人),看着犹太人被秘密警察从房子里拖出来,统一送上列车。他们会在后面大喊:“这是他们应得的。”他们会担心还没长大战争就结束了,失去了为祖国而战的机会。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被洗脑后的希特勒青年团团员

纳粹所要求的这种荣誉感,和我们今天普通意义上界定的荣誉感有很大区别,是纳粹愚民政策的手段。从这一层面来说,通过《我的奋斗》一书,希特勒确实完成了将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变成纳粹的过程。

在《我的奋斗》整本书中,希特勒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他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强调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这是战争力量的保证。其次,强调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这跟道德层面上的东西没有半点关系,而是要求有加倍的热情、求胜欲、勇气以及之前提到的荣誉感和献身精神。最后,他做了一个学术研究式的回归:要培养纯种雅利安血统的优越感,灌输反犹太主义和种族灭绝政策。

从1930年开始,希特勒花了很大的精力和金钱,进行希特勒青年团和少年团的组建工作。它们中的成员大多被训练成战争机器,时刻准备走进战场并以此为豪,因为他们是被国家所需要着。随着战争伤亡的增加,二战末期,希特勒青年团团员的普遍年龄在15至16岁,部分人甚至已经受过一年以上的飞行训练。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1945年3月23日,希特勒在帝国总理府的花园慰问希特勒青年团成员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1945年1月7日,在美军第三宪兵看护下的被俘希特勒青年团士兵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盟军攻占柏林后,希特勒的半身像倒在废墟中

腾讯文化:他们战后的遭遇如何?

穆勒:由于年龄尚轻,他们没有被当成战犯送上法庭,而是在被俘后接受战俘营的重新教育。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自己差点成为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这个事实,决定旅居他国。

战后被分割的两德政府同时选择对纳粹行径进行消极逃避。对二战的追究和清算不力,使很多受过希特勒青年团教育的成年一代,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1961年开始的学生运动,就是这一代人的思想延续。他们要求实现空想社会主义,并最终因政治诉求不被接受而走上暴力暗杀的恐怖主义道路。

腾讯文化:对今天的德国人来说,研究希特勒、研究他的《我的奋斗》,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穆勒:《我的奋斗》是走近纳粹政权的一把钥匙。它一天不解禁,蒙在它上面的神秘面纱就一天不会被揭开,对它的争论就永远没有尽头。我希望研究者们的注释能够成为一块消毒用的海绵,将这本虽然写作质量很差,但是仍旧存在很大毒性的重要史料里外擦拭一新。

作为一个普通德国人,我要说,我们的国家对纳粹受害者肩负着特殊的历史责任。在这些研究的辅助下,每一个德国人都应该正视希特勒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时刻牢记这个人是我们的民族之耻,他在书中所宣扬的纳粹思想的背后,是600万犹太人的鲜血和生命。我们要时刻警惕新纳粹思想的死灰复燃。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2010年2月,法国艺术家琳达·艾丽娅的作品《我们的战斗》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是一场在《我的奋斗》书页上进行的反纳粹战斗

如何为希特勒自传“消毒”

此次展览展出了600件作品。它们都画在《我的奋斗》书页上

 
友情链接: 祁门县文广新局 | 祁门人网 | 祁门县政府网 | 全国各地报纸当日电子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省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版权所有:祁门县图书馆 | Copyright@201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皖公网安备 34102402000143号 皖ICP备12009782号-1
关闭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关闭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阿帕比电子图书(共享工程版)
共享工程企业版
共享工程社区版
共享工程农村版
共享工程少年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