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文件资料
通知公告
报刊选读
读者作品
少儿窗口
基层动态
视频新闻
 
联系我们

单位名称:祁门县图书馆
通信地址:安徽省祁门县新十字路口旁 文化活动中心一楼
联系电话:0559-4512460

用户在接受本馆借阅、免费浏览下载等服务时,即被认为接受版权要求。

我馆在丰富网络及纸质资源时如有侵权行为时,请版权所有者及时与我馆工作人员联系。

热爱阅读,尊重版权!



 
 
 

少儿窗口

返回首页
蒙古帝国的出现让世界史成为可能
添加时间: 2014-5-4 14:43:03 来源:腾讯网 作者:查琪搜索整理 点击数:1049

腾讯文化冈田英弘2016-02-29 10:31我要分享 417
[摘要]为了实践这样的做法,历史学家必须舍弃有历史的两大文明至今为止为了自我解释或合理化而创造出的概念或术语,找出无论套用在哪一个文明都不会产生矛盾的理论,做出真正合理的解释。

【编者按】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思想史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会晤谈话中,数次提及日本著名蒙古学、东洋史学者冈田英弘,并专门提到《世界史的诞生》。《世界史的诞生》是冈田英弘的代表作之一,可作为冈田史学管窥。作者在书中认为,由于蒙古帝国的出现,原本相对独立的西方地中海文明和东方文明(中国文明)终于实现了交融,让世界史第一次成为可能。

下文选自冈田英弘《世界史的诞生》一书,讲述了蒙古帝国的出现如何使地中海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交融变为可能。

单一世界史的可能性

公元14至17世纪,蒙古帝国编纂世界史的历史学家们,他们出身于伊朗高原、西藏、蒙古高原等至今为止没有编纂历史传统的地方。无论是波斯语、藏语或是蒙古语,都不是至今主流历史的语言。也因此,他们不受到地中海型或中国型等既成历史架构的束缚。蒙古帝国所写出的世界史,每一本都是以成吉思汗家的祖谱为中心来叙述世界,反映出了当时世界的真实面貌。

冈田英弘:蒙古帝国的出现让世界史成为可能

成吉思汗画像

这里隐藏了解决地中海型历史与中国型历史、东洋史与西洋史的矛盾,创造单一世界史的提示,那就是中央欧亚草原之道。中央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反复入侵定居民的居住地区,他们的入侵创造出了两个有历史的文明,也就是地中海文明和中国文明。欧洲说着印欧语系的人们原本都来自中央欧亚草原。在中国之前的时代统治东亚城市国家的游牧民族与狩猎民族也都是从中央欧亚草原而来,之后成为城市的居民,进而创造了中国。像这样,地中海文明与中国文明成立之后,中央欧亚草原游牧民族每一次的入侵,都各自改变了两大文明的命运。

冈田英弘:蒙古帝国的出现让世界史成为可能

蒙古帝国版图

地中海世界之所以结束古代,进入西欧世界的中世纪,也并非文明内部的因素所致,而是从蒙古高原迁徙而来的匈人将日耳曼人赶到了罗马的土地所造成的结果。另外,结束中世纪进入近代也是奥斯曼帝国继承蒙古帝国的霸业后入侵欧洲所造成的结果。而将西欧人的势力扩展到全世界的大航海时代,也是为了对抗至今为止掌握世界大权的蒙古帝国和他的继承国,西欧人才往海上寻求生路,建立海洋帝国。

同样地,在中国,秦汉时代第一阶段的中国灭亡之后,创建隋唐时代第二阶段中国的也是从中央欧亚草原迁徙而来的鲜卑等游牧民族。与鲜卑所建立的中原政权竞争,优势逐渐确立,最后甚至吞并中原的也是来自中央欧亚草原,包括突厥、回鹘、契丹、金、蒙古等在内的游牧民族。在蒙古帝国的支配之下,中国彻底蒙古化,形成了元、明、清的第三阶段中国。经过蒙古化的中国文化,就是现在一般认知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第三阶段的中国不再是以皇帝为中心单独运转的世界。这些中国的皇帝其实是以成吉思汗为原型的中央欧亚型游牧君主的中国版,中国实际上是中央欧亚世界的一部分。这个第三阶段中国的特征在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上可以清楚看见。

冈田英弘:蒙古帝国的出现让世界史成为可能

蒙古三次西征路线图

如果想要超越来自希罗多德与《旧约圣经》《启示录》的地中海(西欧)型历史架构,以及来自《史记》与《资治通鉴》的中国型历史架构,不是仅仅将东洋史和西洋史混合,而是从头到尾叙述具有一贯性的世界史,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舍去文明内面或是自行发展的观念,把焦点放在从中央欧亚草原而来的外部力量,是他们改变了有历史的文明,以此为主轴来叙述历史。在这样的架构之下,可以将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成立之前的时代视为世界史以前的时代,独立看待各个文明。而蒙古帝国成立之后的时代则为世界史的时代,当作单一世界看待。

为了实践这样的做法,历史学家必须舍弃有历史的两大文明至今为止为了自我解释或合理化而创造出的概念或术语,找出无论套用在哪一个文明都不会产生矛盾的理论,做出真正合理的解释。如此一来,叙述单一世界史绝对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本《世界史的诞生》便是最初的尝试。

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书信息

冈田英弘:蒙古帝国的出现让世界史成为可能

《世界史的诞生》,冈田英弘 著,北京出版社,2016年2月。

作者简介

冈田英弘,“东京文献学派”第四代代表人物,专攻日本古代史、中国史、蒙古史,在蒙古史领域成就尤受瞩目。193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5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系,因参与“满文老档”译注工作,年仅26岁便获得日本学士院会员的殊荣,成为日本学界史上最年轻的学士院会员。从1966年到1993年这二十余年间,任教于东京外国语大学,直到退休。主要作品有《康熙帝的信件》《成吉思汗》《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兴亡》《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帝国》等。

冈田英弘对于世界史的推广,与追求超越民族主义的新清史学派,同样强调消解传统历史书写中的东西界限,并试图从全球史的视野重新诠释东亚文明。美国新清史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欧立德是他的入室弟子。

栏目简介

冈田英弘:蒙古帝国的出现让世界史成为可能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读书在今天可以变得更便利,但不会变得更轻松。为增广智识的读书,不妨给自己加一点点难度。

 
友情链接: 祁门县文广新局 | 祁门人网 | 祁门县政府网 | 全国各地报纸当日电子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省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版权所有:祁门县图书馆 | Copyright@201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皖公网安备 34102402000143号 皖ICP备12009782号-1
关闭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关闭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阿帕比电子图书(共享工程版)
共享工程企业版
共享工程社区版
共享工程农村版
共享工程少年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